活動報導

無人載具SIG舉辦自駕車與AMR產業促進交流會

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友善列印

根據研究機構預估2030年全球自動駕駛市場規模將達8,000億美元,面對全球智慧交通發展趨勢,各國政府正如火如荼制定產業政策及標準規範,我國也在政府資源及法人科專成果的推波助瀾下,近期國內已可見自駕車進入載人試營運階段。然而在自駕車市場尚未成熟前,國內廠商需同時儲備長久戰能量,以期跨越市場鴻溝階段,其中AMR便是產業一個短期可落地的自駕系統應用商機。

一一

為促進無人駕駛相關產業之發展,台灣雲協於110年3月30日(星期二)舉辦了「自駕車及AMR產業促進交流會」,盼從三個面向(市場趨勢、政府補助資源及法人可移轉成果)與產業進行研討,協助產業加速應用落地,共同整合台灣的優勢與商機。會中除邀請無人載具計畫辦公室外,更吸引包含遠傳、台達電、華電聯網、凌華、微星等21家廠商參與。

一一

會議首先由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石育賢副組長分享自駕車及AMR國際發展及應用趨勢,從自駕車與AMR共通的自主移動系統技術發展、無人搬運物流應用及自駕車測試案例、潛在市場規模等分析資料,探討未來新應用商機及台灣可發揮的能量。石副組長指出,目前全球共74案自駕車上路測試,其中以公共接駁應用為主(50%),其次便是物流運輸(20.3%)用。另一方面從專利數據可發現汽車大廠在發展自駕技術的同時,也發展了與無人機、機器人領域中如載具群集行進、物料搬運、機器人派遣、環境監控/探勘/維護、資訊傳遞等共通技術,都是值得台灣廠商關注與投入的部分。

 
一一

在此全球搶佔佈局的競爭環境下,台灣廠商除了持續投入研發強化技術門檻及降低成本外,產業應如何整合政府資源借力使力,工研院 產服中心黃光華策略長建議,如果研發規模超過1000萬,且屬於前瞻技術開發,可申請經濟部技術處A+計畫,若是為了實踐應用落地,則可申請產創、SBIR等補助計畫,但須留意各計畫的申請時程。

一一

若廠商在技術研發上遇到瓶頸,或是希望縮短研發時程加速產品上市,如何利用國內法人早先投入研發的各項研發成果,便是產業加速應用落地及與國際競爭的關鍵因素。因此,工研院資通所車聯網及自動駕駛系統組 鄭安凱副組長在會中分享自駕車上路運行成果,包含了雙自駕車跟車模式(未來可應用於無軌自駕車捷運)、可在混流道路上閃避汽機車、會車的自駕系統功能。另外,自駕系統也成功與國產無人堆高叉車整合,完成在無磁軌、無標記的環境中,達到靈敏自動煞停/減速/障礙、狹窄通道會車、充電站或棧板精準對接等功能。

一一

在會議最後的交流時間中,國內AMR廠商紛紛表示,國內應要有領頭羊帶領產業制定標準,使AMR能具備高度的快速變形能力及互通性,以適應各種應用場域需求。面對大陸的競爭,台灣需要建立高技術門檻的AMR(如低溫冷鏈物流AMR)、提升關鍵零組件國產自製率(如光達)。有鑒於此,雲協無人載具SIG將規劃邀請國內產官學研界,分享各自的國產獨家秘技、辦理產業共通規格研討會,並邀請智慧工廠、觀光、照護等領域的需求業主媒合應用商機,與各界一同共創商機。

聯絡窗口:
陳張駿 Email:C.C.Chen@itri.org.tw
王冠翔 Email:KSWang@itri.org.tw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