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報導

無人載具SIG舉辦 AI Mobility 智慧車電技術與應用國際研討會

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友善列印

一一
一一

被譽為3C產業(電腦、通訊、車電、消費性電子)後的第4C產業-「車用電子」,隨著全球法規對於行車安全、淨零排碳、能源效率的日漸重視,加上半導體、通訊、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持續進步,推升了車用電子的快速成長,也驅動了車電朝向智慧化發展。根據工研院ISTI的預估,全球車電市場在2023年達3,159億美元,而至2030年時將達5,000億美元,受惠於電動車在新車銷售的占比逐漸增加(2023年的15%-->2025年的22%),ADAS、車聯網、及自動駕駛功能的快速導入,將有利推升車電智慧化的需求。

甫於3/25由台灣雲端物聯網協會無人載具SIG所舉辦之「AI Mobility智慧車電技術與應用研討會」,齊聚近70位業界先進及專家學者,共同探討智慧車電技術在移動性領域的最新發展與應用。在這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,隨著人工智慧、大數據等技術的快速發展,智慧車電正成為推動交通運輸革新的重要引擎。

本次研討會特地邀請「車電人工智慧化產業技術研發計畫」主持人暨工研院資通所蔣村杰副所長進行貴賓致詞,致詞中先從計畫的演進,由車聯網到自駕感知,再演化到車電人工智慧化,並從安全高效等趨勢,點出未來智慧車電發展的重點。

一一
一一

首先,由資策會產研所涂家瑋專案經理,分享全球智慧車電的市場發展方向。演講中提及未來汽車產業將會從C(Connect). A(Autonomous). S(Shared). E(Electric) 等四大方向開啟演進與變革,同時由於智慧車的發展將帶動更多跨領域系統整合需求,因此衍生了五大關鍵技術發展議題,包括「車室座艙智能化-形成人生活的第三空間」、「軟硬體控制整合化(SDV)-智慧駕駛逐漸朝域控制演進,以集中式來滿足自駕軟體的高效需求」、「駕車資訊聯網化(V2X)-借鏡美國交通部(USDOT)確保V2X發展標準化而初步訂定的11項規範」、「AI領航智駕化(Chip/GAI)」、「自駕服務共享化」。並同時呼籲智慧車電需審慎技術發展與商業效益,同時要突破限制以加速循環。

一一
一一

接下來則由四位技術專家,分就智慧車電的不同面向加以探討。首先是由工研院資通所鄭安凱副組長,就V2X車聯網及車用感測器的最新技術發展加以介紹,同時輔以新型態應用V2X See through,這也將大幅度提升行車安全。根據交通部的統計,有高達55.8%事故來自於視線阻隔,而其中又以前車視線阻隔佔最大宗(如追撞事故),因此工研院首創研發的V2X See Trough技術,可提供前車視角行車影像安全輔助能力,如超車安全輔助、前方掉落物預警、及防追撞(如前車急煞)等預警等功能。

一一
圖1: V2X See through 應用示意
一一

接著,則由全球最大自駕軟體平台開源組織Autoware Foundation台灣分會主席,同時也是台大電資學院副院長施吉昇教授,分享Autoware Foundation的組織架構與重點工作內容,提供了全球自駕軟體的發展趨勢。

一一
圖2:Autoware High Level ODD Roadmap
一一

而工研院電光所廖明俊組長,則以「車用影像分析系統快速客製化技術」為題,介紹了「跨域少樣本學習技術」及高性價車載影像分析軟體 (輕量化AI 模型)」,在維持精準度的狀態下,能降低功耗並快速進行車用影像分析。

一一
圖3:單一架構多工任務AI模型成果展示
一一

最後則是由資策會軟體院劉暐辰組長,分享最新車用感測器熱成像與4D雷達之辨識技術。熱感應在全天候(日夜晴陰雨霧)感知能力具有高穩定及可靠度,結合AI則可進行有效辨識。而4D雷達則是補足傳統雷達之不足,具備角解析之優勢,可感測相對距離、相對速度、方位角、及仰角等四種資訊,並有長距離物件辨識的能力,結合AI可更進一步提升其物件辨識能力。

一一
圖4:可見光v.s 熱成像
一一

此次研討會順利圓滿成功,也感謝全體工作人員及講師的辛勞,為大家帶來了豐盛的技術饗宴,也請未來多多支持雲協活動,我們也期望能藉此串聯產業,攜手廠商,共創商機並行銷全球!

活動剪影

TOP